5月24日下午,山一大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在济南主校区公教楼多视窗智慧教室开讲。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魏建应邀作了题为《一种“医患”冲突的文学表达——以鲁迅小说<药>为例》的学术讲座。报告由通识教育部部长孙琳婧主持。
魏建教授首先以缓解疫情期间援鄂医疗人员压力为主题缘起,结合《药》,围绕“古人何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今人何以‘不为良医,便为文豪?’”展开诠释。他强调同学们应该重视文学性,结合插图生动地将作品中“买药”、“吃药”等情节概括为一个救治病患的故事和一个失败疗救的故事,并通过文本阅读向我们阐释出《药》反映了心灵疾病患者与心灵拯救者之间的“医患”冲突。
紧接着,魏建教授分析了学医的鲁迅先生如何逆袭为一代文豪的问题。他从其矛盾侧面、被误读的鲁迅诗句等指出我们以往相关的认识不足或者阐释过度,告诉我们正是失败造就了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
随后,魏建教授以“鲁迅小说的震撼力来自哪里?”为引子,分析了《药》的艺术表现,强调了鲁迅小说借助隐喻等建构故事的艺术,指出鲁迅的成功是医学知识的艺术化。
整个讲座过程中,魏建教授以精彩的表达和丰富的例证,幽默风趣、语调激昂地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讲座结束后,魏建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互动。魏教授极具针对性的解答以及对同学们的热情鼓励,都令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
孙琳婧在主持时指出,魏建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医患”冲突的文学表达,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深入体会,努力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
最后,魏建教授与在场同学合影留念,并写下“不为良医,便为文豪 ”的寄语。
山一大“通识大讲堂”是校(院)通识教育部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通识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该讲堂邀请国内外从事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的知名学者,各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学者,讲授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分享研究心得,旨在让山一大学子深入了解各学科的学术魅力、掌握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促进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养成。
魏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国际郭沫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监事长,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