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传统文化既保留了其基本面貌,又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和完善。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是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
《论语》始为孔子之书、儒家之学,终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子曰诗云”的古训,“修己安百姓”的古道,“仁者不忧”的气象,“斯文在兹”的精神,孔子的文化世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莫不在此。学《论语》,不仅是学孔子,也是传习中华文化和古典学问,还是承续人类文明的正途。
中国文化、中国人最重要的特征——学习。
我们在看《论语》的时候,不仅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也要把自己放在天下国家的范围里去看,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真正学到一个阶段,上升到新的层次。教学为先,这是定国平天下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我们经常说“教学相长”,其实教就是学,学就是教。
孔子一方面继承周代的礼乐文明,另一方面也对周代礼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的什么呢?其实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就算别人不能用我,我也还是君子,所以这就是学为君子、学以成人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值得大家去深入体会的。
这一讲我们将进入到《论语》的精读,关于精读,仍然是有选择性地挑选重点篇章来读。我们今天要精读的是《学而》《述而》和《阳货》,但并不是说都要精读,本节的主题是学为君子,更多地侧重在学这一方面。
《学而》《述而》是跟学关系最为紧密的,《学而》是讲学最集中的篇,《述而》更多的是从孔子本人的角度阐释他自己是怎么学的,我们从他那里可以看到学的方向是什么,《阳货》中有个别的章涉及到学的内容。
《学而》历来被认为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里面反应了很多精神,特别是反应了 中国文化、中国人最重要的特征——学习。
“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朱熹《论语集注》
这里讲到本的东西就是学,学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朱熹讲得很有意思,他说“学者之先务也”,这个“学者”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学者,在过去,士大夫以下都是庶人,庶人开始学习就是学者了,然后再不停地学,不断地成长。《学而》的十六章讲得最多的就是学,从《学记》中我们也能看出学的重要性。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由此可见,学的重要性不只是学知识,学的重要性恰好是在于天下国家的第一件大事,也就是怎样建国君民,而 建国君民的前提是教学为先。所以我们在看《论语》的时候, 不仅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也要把自己放在天下国家的范围里去看, 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真正学到一个阶段,上升到新的层次。《尚书》里面讲到的“念终始典于学”也是跟建国君民有关系的。
“念终始典于学。”
——《尚书·兑命下》
孔子在《述而》篇里面讲到 文、行、忠、信,这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重视教育,根本的原因就是“学”—— 教学为先,这是定国平天下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学为君子,学以成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时习之”里的“学”字,在古代有一个字叫斅(音“孝”),《说文解字》解释为:“觉悟也,从教,尚蒙也。”实际上它就是学。似乎是一个人两手拉着什么东西,有人说这就是《周易》里面卦爻的爻,其实这个爻就是文,文化的文,所以学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然而, 无论是把它理解为文,还是把它理解为卦爻,它都是一个文化传承,将文化传承给后代。所以说要教学为先,这也是关于学很重要的一个地方。
我们再看这个“教”,《说文解字》里面讲:“上所施而下效也。”“教”字从上面看也像爻这个字,就像用文来教这个小孩。关于教和学,我们经常说“教学相长”,其实教就是学,学就是教。事实上,所有的教必须有学的过程,所有的学也必须有教的过程,这又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学而时习之”中的“时”可以解释为按时,“之”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应该是礼仪,学习礼乐文明。
“ 不亦说乎”,这个说(通“悦”)到底是什么?悦其实还是悦教,悦的是我们学的知识,也就是被教的内容。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在古文字里就是两个贝壳挂在了一起,这就是朋。《学记》里讲“独学而无友”,“友”字从字形上看就像两个手拉手的好朋友在一起,这就是友。如果独学而无友,就会孤陋而寡闻,所以我们需要有朋友。“远方”到底是哪里呢?可以说是远处,从孔子的时代来看,这些所谓的朋其实都是他的学生,那些来向他求教的弟子。关于“乐”,《阳货》里讲“乐多贤友”,乐的是与贤友在一起互相之间切磋的道,所以经常说“乐教乐道”。
“ 人不知而不愠”,“知”是什么?古人是知人举贤,这里是知人的意思,所以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这里的“愠”是指无愠色、无怨的意思,要表达的是就算我这个人才没有被用上,我也没有怨恨。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
“不亦君子乎”,“君子”是指什么呢?《礼记·哀公问》有言:“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就是人之成名才叫君子,这个成名不是名利的名,而是你真正成为了一个符合君子特点的人,这才叫 人之成名。
以上是这一章的基本内容,似乎自古讲到这一章时它是有层次的,孔子认为先是学而时习之,我自己先学着,然后就是有朋友一起来学习切磋,这就是两个阶段。当我学了以后,但还是没有人来找我,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没关系,我也不会心生抱怨。因为学习了,还能与朋友乐道,这就是孔子一方面继承周代的礼乐文明,另一方面也对周代礼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的什么呢?其实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就算别人不能用我,我也还是君子,所以这就是学为君子、学以成人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值得大家去深入体会的。
(根据吴国武老师授课视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