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推送

首页 >> 正文

经典推送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优秀征文展示|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
日期: 2025-02-06   来源:    浏览量:




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


曲晓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以教育家精神赋能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政治导向、标准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价值导向和时代导向六个层面提出赋能的实践路径,旨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教导医学生努力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赋能;医学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做了重要论述,特别是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1-3]。教育家精神不仅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也为医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坚持政治导向、标准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价值导向和时代导向,努力培养出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精湛医术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1.坚持政治导向,保持立德树人初心


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并坚持政治导向,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坚守医学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核心要素之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不仅追求学术上的卓越,更在国家建设和服务人民中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4]。这种精神品质是医学生应当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医学生应自觉树立国家、民族和人民意识,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践行医学报国的崇高理想。医学生应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医学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长实践才干,努力成为具备扎实医学基础、精湛临床技能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同时,医学生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医疗状况,为刚打人民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高等医学院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秉持教育家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并坚持政治导向,是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精湛医术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






2.坚持标准导向,践行医德规范能力


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确实需要坚持标准导向,不断锤炼医德、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并坚守精神信念高地和道德修养底线。这样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出既具备高超医学技能,又拥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尊重的楷模和世人效仿的榜样。其中,激发医德情怀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激发医德情怀要引导医学生深刻认识到医学职业的神圣性和责任感。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它关乎生命、健康和幸福。因此,医学生应被培养成为具有深厚同情心、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人。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医德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医学生亲身体验到医学职业中的道德挑战和人文关怀,从而激发他们的医德情怀。同时,激发医德情怀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成为医学生的道德楷模。教育者自身的医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将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教育者应时刻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以身作则地践行医德规范,为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3.坚持目标导向,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 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确实应当坚持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也符合新时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首先,坚持目标导向是确保高等医学教育方向正确、成效显著的关键。目标导向意味着教育者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这些目标应涵盖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医德医风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医疗工作,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其次,以学生为中心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原则。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在医学教育中,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医学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疗工作和社会需求。此外,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者必须不断追求的目标。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确保教学质量。这一理念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4.坚持创新导向,巩固培养核心素养


坚持创新导向是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的内驱动力,也是培育未来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在快速变化的医学领域,创新不仅是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将创新导向融入高等医学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创新导向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在医学教育中,通过引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如案例教学、模拟实训、跨学科融合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创新导向有助于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创新导向的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引入先进的医学技术和设备,开展临床实习和科研项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创新导向还能够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通过与国际先进的医学教育机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坚持创新导向是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的内驱动力,也是培育未来医学人才的关键。高等医学教育应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将创新导向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5.坚持价值导向,培育爱岗敬业高尚情怀


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时,坚持价值导向是塑造医学生职业信仰、培养高尚医德的核心。在医学这一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崇高领域,医学生的职业信仰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社会的整体福祉。因此,培养医学生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信仰,是高等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爱岗敬业是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石。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实践的学科,医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培养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规划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医学职业的神圣性和责任感,激发他们投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和动力。其次,无私奉献是医学生医德修养的体现。医学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生在面对患者时,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医疗技术的精湛上,更体现在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上。通过医德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医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此外,坚持价值导向还需要教育者以身作则,成为医学生的榜样。教育者自身的职业操守和医德修养,将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职业信仰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育者应时刻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以身作则地践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信仰,为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综上所述,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时,必须坚持价值导向,培养医学生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信仰。这不仅有助于医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社会的整体福祉。高等医学教育应积极响应这一要求,将价值导向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






6.坚持时代导向,提升职业境界


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时,坚持时代导向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意味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把握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更要求教育者自觉将个人的生涯发展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努力培养出能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医学成果的医学人才。首先,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的医疗技术、新的治疗方法、新的疾病挑战不断涌现,要求医学教育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医学生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医学教育还需要关注社会健康需求的变化,培养医学生具备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能力。其次,自觉将个人生涯发展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是医学教育者的使命担当。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健康相结合,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医疗卫生事业中去,为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这种使命感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忠诚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总之,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医学成果是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这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要关注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科研训练、临床实践、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医学生具备解决医学难题、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能力。同时,教育者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医学伦理和社会责任,确保他们在追求医学成果的同时,始终坚守医德底线,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教育家精神赋能高等医学教育时,必须坚持时代导向,紧跟时代发展脉搏,自觉将个人生涯发展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努力培养出能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医学成果的医学人才。这不仅是对医学教育者的要求,更是对医学教育事业的期待。




    结语:

教育家精神是对无数教育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我们迈向教育强国时代的宝贵财富,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医学教育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服务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使命。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推动高等医学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第1版.


[2]《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人民日报》2020年9月10日,第 1版.


[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日报》2023年5月30日,第1版.


[4] 韦瑞瑞,胡俊俊.以教育家精神赋能高校师范教育: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4),76-84.





  • 微信公众号